泉峰如何实现企业社会责任的“三重境界”?
小欧说
25年前,泉峰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潘龙泉(中欧CEO班2008)创立了泉峰。当时,“中国制造”还是价廉物糙的代名词。这让潘龙泉下定决心,努力改变“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的形象。
今天,泉峰已经从3人小公司发展到年收入超45亿,成为了全球同行业中的佼佼者。同时,通过推动绿色经济发展,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获得了来自用户、合作伙伴和社会的广泛认同,其实践也被收录入中欧2019年发布的《中欧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白皮书》。以下是案例精缩,供大家参考借鉴。
25年前,已经做了5年工具外贸生意的潘龙泉决定创业。他终于有机会走出国门去看看自己经营多年的全球市场,却发现事实是如此残酷:
在外国客户的认知里,中国的产品都很糟糕,能放到市场上卖纯粹是因为价格便宜;在卖场里,中国的产品“像垃圾一样”被堆放在一个角落里;在谈判桌上,外国客户拼命压价,中方企业只能一再妥协。
这令潘龙泉意识到“比别人卖得便宜”虽然可以赚钱,但“这恰恰是最不持久的生意”。他从此立志,泉峰要做好产品,做好品质的产品。此后的每一步,泉峰人始终不忘初心,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的形象。
EGO:从绿色概念中寻找商机
决定从外贸转型做制造业时,泉峰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到底制造什么?作为工具行业重要分支的花园工具进入了泉峰的视野,但经过讨论,泉峰高层没有踏出这一步。究其原因,当时的花园工具主要是使用汽油小引擎,噪音大,碳排放量高。
和博世公司高层的一次谈话,更加坚定了潘龙泉的信念:“博世每隔两三年就会讨论战略拓展,但每次都会放弃重型花园工具,因为污染很重。在与他们的交谈中,我发现他们在选择业务时,除了考虑商业空间、市场潜力外,也考虑对环境的影响。这对我的触动很大,我认为这是成就伟大公司的原因所在。”
既然不制造汽油小引擎工具,那能不能换个思路,开发环境友好的新产品?泉峰高层敏锐地察觉到,这可能是一个难得的商机,因为泉峰很早就涉足了新能源领域,有丰富的技术储备和技术沉淀。
结合对市场、技术发展趋势的研判,泉峰最终决定研发可以驱动花园机械的高电压电池动力方案,以锂电池取代传统的汽油小引擎。
泉峰花了5年时间攻关,创造性地研发了56V的高电压电池及整套动力系统,这为新能源花园工具真正替代汽油机花园工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泉峰将这款花园电动工具命名为EGO。它在性能上可媲美汽油机,而且低噪音、低振动、无污染、无气味。同时,传统的汽油机拉线式的启动方式不但费力,还容易受伤,而EGO产品可以轻松地一键启动。
此外,EGO还针对商用用户专门开发了一套续航更长、耐用性更好的产品线,不仅能保护操作者的身体安全,也能节省噪音防护器具等易耗品的开支和雇主每年要支付的听力检查、安全评估等费用。
56V高电压电池的诞生给产品研发带来了无限可能。2018年,泉峰推出创新产品——电动绕线打草机。与无法反转的引擎动力机械相比,这款产品操作更加灵活。因此,其上市一年就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销售额达到了1,500万美元。
2014年,EGO初代产品在美国面世。到2018年,EGO品牌的年销售已达到了2亿美金。以电动割草机为例,EGO问世后其市场份额从7%飙升至18%。
节能是泉峰在产品设计时考虑的重要因素。EGO以模块化思路架构产品,以电池包为核心基础模块,同一个电池包可以为EGO所有产品提供动力源。到2018年12月,使用EGO电池平台的用户约有150万人,其中超过三分之一拥有多款产品。
同时,EGO是泉峰环保理念的实质载体。四年时间,EGO出货约350万台,比使用传统老式割草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3,000吨。
绿色屋顶,绿色工厂
实际上,节能和环保一直是泉峰关注的重点。早在十几年前,泉峰就花重金从德国引进全屋顶式绿色花园。由于草皮的保温、隔热功能,这一设计让泉峰的研发总部“冬暖夏凉”,仅空调系统就节省了20%-30%的能耗,每年可节约3,500升石油能耗。草皮由雨水灌溉,每年仅需要2万元的养护费用。
“过去几十年,中国工业的发展让环境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一个公司做事时能多考虑一些绿色因素,可以适当地体现自身价值。”在谈及为何要投入巨资进行这样的绿色设计时,潘龙泉如是说。
泉峰研发总部的绿色屋顶
在从南京南站到南京机场的地铁沿线,泉峰布置了20,000多平方米的厂前区景观带。景观带中有不同种类的灌木丛、草地、树木等植被,许多植物种类都是国外引进的,潘龙泉亲自参加了草种的挑选。这条景观带在“为社会贡献美景”的同时,也为花园机械产品提供了天然的测试场。
在工厂,泉峰在屋顶安装了蓝色太阳能电池板。新能源工业区的日均发电量可达5,300千瓦时,两个工业区每年可实现太阳能发电2千兆瓦时。新能源工业区内设有太阳能热水器,可为宿舍和食堂提供190吨热水;94盏太阳能路灯和66套日光照明设备,为夜晚的厂区带来光明。在景观带下还掩藏着泉峰节能的另一件利器——地源热泵。利用地底稳定的中温,系统在冬天把大地作为热源供热,夏天把大地作为冷源制冷。
潘龙泉笑言,“其实也曾担心客户看了我们这么做,会认为这些投资会通过价格往转移到他们身上。但实际上,客户非常认同我们的做法。很多客户选择和我们成为长期合作伙伴,就是因为大家的价值观比较一致。”
树立“中国制造”的新形象
除了重视产品质量,追求绿色环保,在与国外企业打交道时,泉峰也非常重视互利互信,旨在树立起“中国制造”的新形象。
与博世建立合资企业是泉峰全球化的关键一步。当博世突然提议建立合资企业时,泉峰已经为了自有品牌“大有”的上市做了几年的准备。要不要让对方知晓自己的自有品牌计划?
潘龙泉不假思索地向对方坦承:“合资成立企业不是简单的买卖,而是长期的战略伙伴,所以我必须要告知你们泉峰不满足于只是贴牌生产,而是有自己的品牌计划,虽然这个品牌计划仅是针对中国市场,但近期就会推出。”
正因为这样的坦然磊落,泉峰不但没有失去这次机会,反而赢得了声誉与尊重。泉峰的行为让博世认定泉峰是一个坦诚的、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自有品牌计划令博世认为泉峰是一家具有愿景和国际合作精神的公司。现在,10年过去了,“大有”在中国市场上已经成为博世的主要竞争对手,但双方依然保持着良好关系。
2014年,泉峰并购了德国著名的工具品牌Flex。在并购成交的第一天,潘龙泉在全员会议上做出承诺:在第一年,任何经营上的困难都应该由他而不是员工承担,不会有任何人因为业绩问题被裁员。一年后,泉峰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在这个曾经几易其主、风雨飘摇的公司里,员工第一次得到了就业安全保障。
2018年,潘龙泉又一次发表讲话,做出了另外两个有条件的保证:其一,虽然业绩不如人意,但如果业务能持续改善,德国员工引以为傲的“德国制造”将会被长久保留;其二,德国公司获得的利润,泉峰不会拿走,而是为德国公司的长远发展所用。这些行为彻底打消了当初并购时员工们的疑虑和不安,使泉峰赢得了员工和当地社区的信任。
与国外工会打交道的经历让潘龙泉深有感触。他参照国际公司的做法,为所有员工缴足了社保,还参考德国的“工匠制”,在某些产品线采取“小班组”的形式。如此提高工作的趣味性和丰富性,也为未来大规模定制奠定了基础。
坚守IDEA理念
做有责任的企业公民
到今天,虽然很多人跟潘龙泉开玩笑说他“可以躺在功劳簿上过日子了”,但他认为,比起成就感,责任感更加重要。不只是对客户和员工的责任,还有对社会的责任。
在通往办公区必经之路的墙上,写着“Integrity(诚信)、Diligence(勤奋)、Enthusiasm(激情)、Aspiration(抱负)”,这就是泉峰一直坚持的IDEA理念,也是泉峰的价值观。“公司的理念都是员工讨论出来的,包括国外的员工都会参与进来,这体现了我们全员的价值取向。”
全员参与是泉峰一直坚持的做法。这一点在泉峰的公益活动中也有体现。2013年,泉峰“爱跑”项目启动。和直接捐款不同,“爱跑”需要员工亲身参与,用奔跑的距离兑换善款。五年来,“爱跑”项目共筹集善款869,618元。此外,泉峰还组织志愿者到苏北地区实地参与助学,许多员工带子女参加,让正能量传递到下一代。
平时,潘龙泉谈到最多的是“责任”两个字。他说:“中欧一直注重企业社会责任教育,而中欧校友也在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理念。作为中国的行业领军企业,我们有必须要承担的社会责任。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和能力,一点一点承担责任,既要坚持做好产品,又要能够给客户、给员工、给所有利益相关者提供一个长期协同、多方共赢的企业发展道路。”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企业是经济社会的细胞,社会是孕育企业生长的母体。企业在发展壮大之时,感恩和反哺滋养其成长的国家与社会,是应尽的社会职责。
企业的社会责任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企业必须尽的责任,包括不作恶,遵纪守法,正常盈利,主动赢取供应商、客户和员工的尊重等等。第二层是企业应尽的责任。企业这棵大树能否枝繁叶茂,除了取决于企业自身,还取决于社会土壤。因此企业要积极回馈社会,如进行慈善捐赠、社区共建、救助弱势群体等。第三层是企业愿尽的责任,在合法经营和回馈社会的同时,努力让我们生活的世界变得越来越美好。
泉峰是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典范。从第一层来看,泉峰通过自己的奋斗,一步步成长为行业领军企业,员工福利待遇好,合作伙伴对其评价也很高;从第二层来看,泉峰积极援建希望小学,开展各种环保活动,主动回馈社会;从第三层来看,泉峰为推动社会发展做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例如其生产的电动花园工具噪音低,振动小,大大降低了对操作者身体的伤害,让他们得以享受健康和美好的生活。同时,其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美化生活环境。
对其他企业而言,泉峰的社会责任实践有几点可借鉴之处:首先,企业必须做好主业,才有经济能力去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其次,企业不应只对用户负责,还要对员工和合作伙伴负责;最后,企业要将改善人们的生活作为终极使命。虽然并非每家企业都能最终做到,但企业要怀有这样的初心和目标。
编辑 | 岳顶军 马艺璇